【学术前沿】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姜洪殿及其合作者在《Ecological Economics》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2 作者:[经济管理学院]李彦昌 阅读:450次
近日,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姜洪殿与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梁巧梅教授以及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Pallav Purohit高级研究员等合作的论文《Improving the regional deployment of carbon mitigation efforts by incorporating air-quality co-benefits: A multi-provincial analysis of China》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Ecological Economics》2023年第204卷上。该文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74022, 72204234)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2AZD094)的支持。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已成为中国碳中和战略的关键举措。为了实现国家总体减排目标和兼顾区域均衡发展,在分解各省份减排贡献时,将减少空气污染的协同效益考虑在内至关重要。为此,本研究基于中国多区域能源与环境政策分析模型(C3IAM/MR.CEEPA),一个中国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将协同效益纳入到碳边际减排成本曲线(MACCs),评估了协同效益对中国及各省份实现最新NDC目标的总减排成本和省际间减排贡献分解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具有更高经济发展水平的东部省份相比于欠发达的中西部省份,在减少相同比例的碳排放时,会面临更高的减排成本。第二,在各省份总协同效益构成中,SO2减排的协同效益超过60%,其次是NOX和PM2.5减排的协同效益。最后,在考虑协同效益后,各省份的减排成本将被抵消4.3%-18.9%。具体而言,人均GDP和能源密集型产业均较高的省份(如山东、辽宁、吉林)以及作为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的省份(如内蒙古、山西、新疆)具有较高的协同效益,能够较大程度的抵消减排成本;因此,这些省份可以考虑提高减排力度。此外,经济发展水平高但协同效益较少的省份(如北京、天津和上海)可以考虑提供气候资金或转让减排技术,以支持欠发达省份的减排工作。
Provincial differences of co-benefits per unit of CO2 under the 20% carbon abatement level of each province in 2030
文章信息如下:
Jiang H.-D., Pallav Purohit, Liang Q.-M.*, Liu L.-J., Zhang Y.-F. Improving the regional deployment of carbon mitigation efforts by incorporating air-quality co-benefits: A multi-provincial analysis of China, Ecological Economics. 2023, 204: 107675. Doi: 10.1016/j.ecolecon.2022.107675. (SSCI, Q1, IF: 6.536, ABS 3星,FMS管理科学A类期刊)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colecon.2022.107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