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系教师郭也与合作者在《中国软科学》发表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5-07-14 作者:[经济管理学院]李彦昌 阅读:0次
近日,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教师郭也及其合作者撰写的论文《中间品进口、进口强度和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出波动》发表在AMI权威期刊《中国软科学》2025年第5期上。该文获得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间品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出波动的影响研究”(2-9-2022-022)的支持。
长期以来,中间品都是中国进口的第一大类产品,占比一直维持在72%以上。入世以来,中国中间品进口步入快速增长轨道。中间品进口总额从2000年的1706.9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20144.6亿美元,增长了11.8倍。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开始从国外进口中间品,不但丰富了中间品的来源渠道,还通过进口高质量中间品使用、学习并掌握新技术,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近段时间以来,一方面,国际环境严峻复杂,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有抬头趋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全球产业链出现了分散化和区域化的特征,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制造业不断向中高端攀升,不少发达国家深刻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威胁”,开始对我国制造业进行前所未有的打压,其中就包括限制关键技术对华出口,这些不利因素给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带来一定风险,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安全发展面临新挑战。在此背景下,发展与安全问题就显得愈发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系统研究了进口中间品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出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中间品进口强度存在一个临界值,当中间品进口强度小于这个临界值时,与非进口企业相比,进口中间品的企业产出波动更小,当大于这个临界值时,与非进口企业相比,进口中间品的企业产出波动更大。也就是说,过度依赖国外的中间品会给企业的安全发展带来风险。因此,国家在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也要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文章信息如下:郭也,张文倩,李岩馨. 中间品进口、进口强度和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出波动[J].中国软科学,2025(5):145-151.
Doi:10.3724 /1005-0566.20250512